|
33岁的杜凤勇,是河北省滦南县奔城镇一个普通的农民。别看他长相憨厚,不善言语,而且只有初中文化,头脑里却充满灵气和智慧。凭着一副百折不挠的精神,在短短三年的时间连拿两项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国家发明专利,另有5项专利正在积极申报中。杜凤勇靠2000元起家的农机制造厂,也一天天在发展壮大,成了年利税近80余万元的专业生产厂家。 埋头研制农机 专利产品问世 1995年,乡政府处理报废播种机时,杜凤勇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,东挪西找以3.2万元的价钱买下一台播种机。从那以后,心灵手巧的杜凤勇开始埋头修理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这台机器。一段时间后,这台播种机竟然又重新转动起来。杜凤勇开着播种机在田野里尽情地忙碌,手里渐渐有了些积蓄,他就和父亲在马路边上开了家农机修配中心。 几年间,父子俩的修配中心修理的农机很多,杜凤勇发现农用播种机的返修率高,而且不少易损配件要到山东等厂家邮购,特别不方便。面临农机户们发出的句句牢骚,杜凤勇暗下决心,一定要在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滦南这块土地上,为乡亲们制造出一种质量过硬、真正好用的播种机来。 制造机器谈何容易?但是杜凤勇是个不服输的人。下定决心后,他首先以购买农机的名义,先后十几次来到山东、河南等农机制造厂“偷艺”。他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最大的收获就是记录了一本本资料。那些记录,都是他自己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。杜凤勇设计图纸时也遇到不少困难,文化不高的他图纸画不好也认不准,他骑上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自行车把本县的老师傅一个个都拜访过了。晚上夜深人静时,杜凤勇把自己关在简陋的小屋里,叮叮当当地忙开了,一个小齿轮的安装,一根小链条的搭配,他都要苦思瞑想数日。 整整两年的时间里,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杜凤勇脑瓜里整天想的全是播种机。为了解决研究中遇到的技术困难,他自己都记不清访问过多少个农机户和种植户,经过无数次改进,离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近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了。为了能全面精确地掌握一定的理论数据,提高播种机的性能,杜凤勇把自己研制的播种机开进自家的承包地里做实验。当时田里的玉米苗已经长到小腿高了,杜凤勇驾驶拖拉机和播种机一头冲进玉米地,绿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油油的玉米苗被连根掀起,东倒西歪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。见到此情景,气得父亲大骂儿子是个“败家子”。邻居们对于杜凤勇的做法,更是当作笑料来谈,大家暗地里都说杜凤勇脑筋出了问题。身边人的冷嘲热讽也没有让杜凤勇停止钻研,他依旧整天敲敲打打地改进、试验。
 这三项小小的承诺,却让杜凤勇付出了许多代价。每年农忙时节,厂里几乎要停产,技术精湛的工人全被派往农机销售地负责调试、维修所售农机,实行24小时的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服务。去年杜凤勇就是为农机在进行售后服务时遇到车辆肇事事故,出现生命危险,胯骨被撞断,至今他身体里还有两块钢板。在住院治疗两个月后,杜凤勇架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着双拐又出现在客户面前,令人感动不已。而为客户承诺的更新机型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,永发农机每年都要承受15万多元的损失,好多人都说杜凤勇这钱是“白扔”了,而杜凤勇却认为好产品应该让大家一同分享,免费更换易损件,厂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里每年则要承担三四万元的费用。 实实在在为人,实实在在[创业网www.cye.com.cn]经商,让杜凤勇和他的永发农机声名鹊起,小厂迅速发展成为有80余名职工、固定资产达300万元的规模生产厂家,现在年生产经销各类农机4000余台,并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定为农机补贴定点生产单位。 地址:河北滦南县永发农业机械制造厂 063500 项目咨询电话:010-cye.com.cn
>>案例与项目分析频道入口
免责声明:
本项目信息是供广大创业者交流之用,项目的真实性及可行性需创业者自行判断或借助专家判断。友情提醒: 判断项目要多方考察,多搜集相关信息,多打电话,多问专家。 |
|
|
|
 |
|